当前位置:首页 > 图片新闻
郭训民:一个乡村教师的作文耕耘之旅
来源: 发布时间:2018-07-09 你是文本第位浏览者
每天早晨,他都会早早起来,走出家门,看日出,赏风景,拍情趣,品生活,寻灵感,构新篇……这是他最满足的一种生活状态。
他来自农村,耕耘、播种、培育,期待收获,是他最熟悉的生活;
他是个园丁,三尺讲台耕耘数十载,倾情授业育乡村桃李,不舍昼夜甘做人梯,只为学生成长进步再多添些心血酿就的营养液;
他是个有梦想的人,求学时,有个作家梦;教书时,有个成就学生的梦想;离开讲台时,又开始延续新一轮播种希望的梦想……
一个乡村教师,以农民的质朴,用园丁的情怀,付之一生的执著,从乡村走向了省作文教学的前列,从全省又走向了全国。
他,就是原萝北县团结镇工农兵村小学校长郭训民。
一
郭训民出生在鲁西南大地上的单县,这是一个颇有历史文化背景的地方,这里因曾是舜帝的老师单卷居住地而得名。单县位于苏鲁豫皖四省八县交界处,这样的地理位置也让生活在这里的人,既有融合的基因,也有打开眼界的自由,加之有诸多历史文化名人影响,单县人也很重视文化教育。
郭训民的父亲解放前就上过中学,在当地也是个有文化的人。
正因为这些因素的影响,郭训民在上学前,就已经认识了一些字。似乎天生就属于文字行里的人,他特别喜欢读书,只要看见书捧起来就读,不管有多少字不认识,就囫囵吞枣地读,竟也读了不少书。上学后,对识字读书更是乐在其中,随着字认得越来越多,读书的障碍也越来越少了,读书的兴趣更浓了。
上学开始写作文时,当别人抓耳挠腮无从下笔时,郭训民总能轻松地完成这个让很多人都感到头疼的作业。他说,现在回头想想,作文写得轻松,还是多看书的收获,写作文时,很多句子都是从看过的书上“借”来的。教过他的老师总爱用欣赏的眼神看着他问:你的作文怎么写得这么好呢?他毫不迟疑地说,我爱看书!
为了鼓励大家写作文不犯愁,老师常常把他的作文当做范文来读,他成了班级写作的样板,学习的热情高涨,看书的劲头更足了。
就这样,优秀的作文成绩伴着他度过了小学和中学。那时候,能上高中的还很少,都是由各个初中往上推荐上高中,推荐的理由必须是贫下中农的孩子。当时他们家成分不好,被推荐上高中想都不敢想。后来由于邓小平的复出,考试制度得以重新恢复。郭训民也如愿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高中。从此,他的写作爱好更是得到了进一步延伸。
在曹庄中学,郭训民结识了与他一样爱写作的同学曹伟。由于他的作文始终写得不错,语文老师宗启元对他也格外喜欢。那时,在房子靠道边的一侧都有个用水泥抹成的黑板报,这是学校的“灵魂”和“思想阵地”,宗老师把每周一期的出黑板报的任务交给了郭训民。没想到刚上高中,他就成了黑板报的编辑了。而从那时起,与文字结缘,也成了他一生难以割舍的事业。
高中生活是快乐的,除了紧张的学习,他和曹伟还经常讨论写作的问题。后来他们俩还决定合写一篇小说,准备投寄给当时的《山东文艺》。当他们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很有文学水平的老师韩绳武时,素有韩老夫子之称的这位老师,也很支持两个学生。于是,他们俩欣然动笔构思写起大作。学校的梧桐树下,大堤上古老的窑洞旁,食堂前的井台上,到处都留下了他们边走边谈边写的身影。
两个人劳心费神写了一个多月,终于将写满19页稿纸的小说《沙河岸边》完成了。他们高兴地将这寄托了满满希望的小说寄了出去,然后就开始了漫长的等待。两个多月后,等来的结果,却是稿件被退回,退稿信上写着两个人的名字,还有“继续努力”的字样。那一刻,两个人的一腔热情好像被浇了一瓢冷水一样,别有一种挫败感,就像农民种了地,却没看到收成一样。不过,他们并没有气馁,也没有放弃写作的努力,而是把希望又寄托到了下一轮的“播种”。
二
1976年,20岁的郭训民高中毕业后,迫于生计不得不离开了山东老家单县,来到位于东北边陲的萝北县投奔哥哥,并在当时的团结七队(现在的工农兵村)村小学当了一名教师。
土地变了,黄土地变成了黑土地;身份变了,从学生变成了老师。没变的是内涵,依然是播种、耕耘、收获的期冀。
从学生到老师的变化,让郭训民对写作的爱好却愈发强烈。在教学实践中,他一直在追求如何把自己的写作爱好迁移给自己的学生。他喜欢读书,也希望自己的学生喜欢读书,在茫茫书海中,郭训民发现河南文心出版社的《作文》办得很有特色,就这样,这本《作文》杂志便走进了他和学生中间,成了他们写作的指路明灯。每当读到经典的作文,郭训民便趁热打铁引导学生说:“看,书上的作文写得多好啊!他们写的人我们也有,只不过和他们写的人不一样而已,书上的这些作文我们也都可以写!”学生们很受启发,也忍不住跃跃欲试。
上作文课时,郭训民也常常把自己上学时写作文的体会讲给学生们听。每次让学生写作文时,他都先写一篇,给学生做引子,还经常给他们讲故事,以吸引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。
就这样,同学们对作文的热情如干柴般被点燃了,他们开始喜欢写作文了。在他的倾心引导和培育下,学生们每当发现或听说了什么有意思的事儿,都愿意学给老师听,他就鼓励学生们赶紧写下来。经过不断地启发、引导、培训、辅导,很快学生们的作文也有了很大提高。为了进一步鼓舞学生的写作热情,郭训民利用业余时间把学生中的好作文工整地誊写一遍,然后给一些作文期刊寄出去。不久,学生们写的作文先后在河南文心教育出版社的《作文》、山西太原的《小学生》、哈尔滨的《良师》等刊物发表。看到作品变成了铅字,捧着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样书,学生们欢呼雀跃,他也发自内心地高兴,因为自己辛苦耕耘的作文教学,终于在这块黑土地上开花结果了。
从那时起,学生们的写作热情一发不可收拾,优秀作文不断闪亮登场,学生们的佳作开始在全国各类期刊地开花结果。
郭训民精心总结出的作文教学方法在萝北县得到广泛推广,他还受邀成为黑龙江省教育学院《三段六步作文法》课题组成员,被选为黑龙江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。1989年,因教学成果突出,郭训民当上了工农兵村小学的校长。但他始终没离开教学一线,仍然坚持给学生上作文课。1990年,他在学校倡导成立了边陲文学社,后来改为希望文学社,作文教学和写作活动开展的十分活跃。
在郭训民的精心培育和辅导下,这所小学走出去的学生,大都因为作文成绩出众,不仅成为萝北一中、二中的佼佼者,后来这些作文出色的小作家们也凭借着优异的成绩陆续考上了北大、清华、吉大等重点大学,为该学校和工农兵村争了光。一时间,作文名校成了工农兵小学的代名词。当时的省领导看到这所破旧的校舍和精彩的学生作文后,称赞学校是黑龙江省乡村小学的奇迹,当即拍板建新学校,同时设立两万元的学生作文奖励基金。在村级小学设立作文奖励基金,这可谓开了黑龙江省的先河。
后来,郭训民还担任了黑龙江教育出版社《语文快餐》的编辑。从那时起,郭训民欣喜地看到,自己的作文爱好已经成功地移植到了学生身上。经过20余年持之以恒的耕耘,终于实现了刚当老师时的梦想。
三
2004年,是郭训民人生中颇有纪念意义的一年,那一年他49岁。
这一年,黑龙江电视台小天鹅节目组深入到萝北县团结镇工农兵村小学,拍摄了该校希望文学社的三篇作文,首次将小学生作文搬上荧屏;这一年,他获得了由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和省教育厅授予的第十六届“乡村教师奖”;由省财政厅出资、他主编的学生作文集《希望的田野》,经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……
正当他的作文教学如火如荼进行的时候,也是那年出台的一项新政策传达下来,从教满28年可以内退。从1976年开始的教师生涯,郭训民刚好踩在了28年教龄的线上,他得内退了。
许多人当离开岗位后,经过短暂的轻松后,常常会有没着没落、无所适从的空虚感,不知道如何打发闲下来的时间。而对有所追求的人来说,却会开启新的人生旅途。
退下来后,当他的很多同龄人游山玩水打扑克的时候,已经名声在外的郭训民接到了北京《简妙作文》编辑部发来的邀请,邀请他到北京亦庄当该刊物的编辑。这份邀请既出乎他的意外,更应了他的心声。他说,自己作为一个小小的乡村教师,没想到能到首都去编书。他没有丝毫的犹豫,打点行装,直奔北京亦庄《简妙作文》编辑部,开始了他人生职业的第一次华丽转身。
从在乡村小学教作文到来京城编刊物,郭训民的视野更加开阔了。联想到自己要面对的是全国的校长、教师和小学生,站在了一个人生的新高度,他感受到了肩上担子的重,不敢有半点的懈怠。因为自己在乡村小学任校长多年,编辑部把《现代校长与管理艺术》也让他编辑,还要编小学版的《经典阅读》。后来,他还受邀担任了《意林图文作文》特邀讲座名师、《名师作文网》总编、《中国当代小作家》执行主编,成了国内颇有名气的作文教育专家。忙活这些事,虽然有点累,但他心里更感到了一种充实,因为自己的人生价值又得到了进一步延伸和发挥。
坐在编辑部里编刊一年多以后,郭训民担心自己大半生的教学业务丢了,他想把实践与编刊结合起来。就这样,他找到在北京兴华中学的学生杨凤英给他联系了瀛海二小,每周去一次给该学校学生上一节作文课,后来又去了旧宫二小和枣园小学。离开家乡,他的作文教学又在北京开花结果,这让他很高兴。为此,他还曾写小了一首短诗:解甲歇马未归田,重操旧业开新园。小荷尖尖春泥壮,满目青绿映霞天。
编着面向全国的作文期刊,教着新苗圃里的学生,将编教写有机地融为一体,或纸上或课堂上,郭训民始终在为解决学生作文难而辛勤奔波与耕耘着,每天的工作依然紧张而有序,每天的生活也幸福而快乐。
后来,为了生活方便,郭训民从北京来到海滨小城庄河定居,在这个宜居的城市仍旧从事着作文刊物的编辑工作。不管到哪儿,他都忘不了把作文教学的实践带给当地的学生。在庄河,他又走进了这里的一所所学校,为学生讲解作文,始终在把作文变难为易的耕耘中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,为一个个学生走向社会成为复合型的人才,插上腾飞的翅膀,这既是他的初心,更是他一生的梦想……
附件下载:
鹤岗市政府政务信息化管理服务中心 技术支持
网站标识码:2304000002 邮政编码:154100
黑公网安备 23040202000001号
您是本站第 位访客